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风俗演义

作者:东汉·应劭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10:25

第七

穷通


  《易》称:“悬象著明,莫大乎於日月。”然时有昏晦。《诗》美“滔滔江、汉,南北之纪”。然时有壅滞。《论语》:“固天纵之,莫盛於圣。”然时有困否。日月不失其体,故蔽而复明;江、汉不失其源,故穷而复通;圣人不失其德,故废而复兴。非唯圣人俾尔厚,夫有恒者亦允臻矣。是故君子厄穷而不闵,劳辱而不苟,乐天知命,无怨尤焉。故录先否後喜曰穷通也。

  孔子困於陈、蔡之间,七日不尝粒,藜羹不糁,而犹弦琴於室。颜回释菜於户外,子路、子贡相与言曰“夫子逐於鲁,削迹於卫,拔树於宋,今复见厄於此。杀夫子者无罪,籍夫子者不禁,夫子弦歌鼓舞,未尝绝音。盖君子之无耻也,若此乎!”颜渊无以对,以告孔子。孔子恬然推琴,喟然而叹曰“由与赐,小人也。召,吾语之。”子路与子贡入,子路曰:“如此可谓穷矣。”夫子曰:“由,是何言也!

  君子通於道之谓通,穷於道之谓穷。今丘抱仁义之道,以遭乱世之患,其何穷之为?故内省不疚於道,临难而不失其德。大寒既至,霜雪既降,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。昔者桓公得之□,晋文公得之曹,越得之会稽,陈、蔡之厄,於丘其幸乎!”自卫反鲁,删《诗》,《书》,定礼乐,制《春秋》之义,著素王之法,复相定公,会于夹谷,昭旧以正其礼,抗辞以拒其侮,齐人谢过,来归郓、ん、龟阴之田焉。

  孟轲受业於子思,既通游於诸侯,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,然终不屈道趣舍,枉尺以直寻。尝仕於齐,位至卿,後不能用。孟子去齐,尹士曰:“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、武,则是不明也;识其不可,然且至,则是干禄也。千里而见王,不遇故去,三宿而後出昼,是何濡滞也?”轲曰:“夫尹士嘉乌知予哉!千里而见王,是予所欲也;不遇故去,岂予所欲哉!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昼,於予心犹以为速,王庶几改诸。王如改之,则必反予。夫出昼,而王不予追也,予然後浩然有归志。”鲁平公驾,将见孟子,嬖人臧仓谓曰:“何哉,君所谓轻身以先於匹夫者?以为贤乎?”乐正子曰:“克告於君,君将为来见也。嬖人有臧仓者沮君,君是以不果。”曰:“行,或使之;止,或尼之。行止,非人之所能也。吾不遇於鲁候,天也。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!”又绝粮於邹、薛,困殆甚,退於万章之徒序《诗》、《书》、仲尼之意,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“圣王不作,诸侯恣行,处士横议,杨朱、墨翟之言盈於天下。天下之言不归杨,则归墨。杨氏为我,是无君也;墨氏兼爱,是无父也。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杨、墨之道不息,孔子之道不著,是邪说诬民,充塞仁义也。仁义充塞,则率兽食人,人将相食也。吾为此惧,闲先王之道,距杨、墨,放淫辞,正人心,熄邪说,以承三圣者。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。”梁惠玉复聘请之,以为上卿。孙况,齐威、宣王之时,聚天下贤士於稷下,尊宠之。若邹衍、田骈、淳于髡之属甚众,号曰列大夫,皆世所称,咸作书刺世。是时孙卿有秀才,年十五始来游学,诸子之事皆以为非先王之法也。孙卿善为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至襄王时,而孙卿最为老师。齐尚循列大夫之缺,而孙卿三为祭酒焉。齐人或谗孙卿,乃适楚,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。人或谓春申君:“汤以七十里,文王以百里。孙卿,贤者也,今与之百里地,楚其危乎?"春申君谢之,孙卿去之,游赵,应聘於秦。

  是时七国交争,尚於权诈,而孙卿守礼义,贵术籍。虽见穷摈,而犹不黜其志。作书数十篇,疾浊世之政,国乱君危相属,不遵大道而营乎巫祝,信礻几祥。苏秦、张仪以邪道说诸侯,以大贵显。随而笑之曰:“夫不以其道进者,必不以其道士。”又小五伯,以为仲尼之门羞称其功。

  後客或谓春申君曰:“伊尹去夏入殷,殷王而夏衰;管仲去鲁入齐,鲁弱而齐疆。故贤者所在、君尊国安。今孙况,天下贤人,所去之国,其不安乎!”春申君使请孙况,况遗春申君书,刺楚国,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,因不得已乃行,复为兰陵令焉。

  虞卿,游说之士也。一见赵孝成王,赐黄金百镒,白壁一双。再见拜为上卿,故号为虞卿。其後范睢之仇魏齐亡过平原,於是秦昭王请平原君,愿为布衣之交,与饮数日,请曰:“周文王得吕尚而以为太公,齐桓得管夷吾而以为仲父,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。范君之仇在君之家,愿使人取其头。不然,吾不出君於关。”平原君曰:“贵而交者,为贱也.富而友者,为贫也。夫魏齐者,胜之交也。在,固不出,况今又不在臣所乎!”昭王乃遗赵王书曰:“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家,王使人疾持其头来。不然,吾举兵而伐赵,又不出王之弟於关。”赵孝成王乃发卒围平原君家,急,魏齐夜亡出,见赵相虞卿。虞卿度赵王终不可说,乃解其印,与魏齐间行,念诸侯莫可以赴急者,乃复走大梁,欲因信陵以至楚。而信陵君闻之,畏秦,犹与未肯见,曰:“虞卿何如人哉?”时侯嬴在傍,曰:“人固未易知,知人亦未易也。夫虞卿一见赵王,赐白壁一双,黄金百斤,再见拜为上卿,三见平受相印,万户侯。当是之时,天下争知之。夫魏齐穷困过虞卿,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,解相印,捐万户侯而间行,以急士穷而归公子,公子曰何如人’,知人固未易也。”信陵君大惭,驾如野迎之。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重见之,大怒而自刎。赵王闻之,卒取其头与秦,秦乃遣平原君,虞卿遂留於魏。魏、赵畏秦,莫复用,困而不得意,乃著书八篇,号《虞氏春秋》焉。

  孟尝君逐於秦,见反,谭子迎於□,曰:“君怨於齐大夫乎?”孟尝君曰:“有。”谭子曰:“如意则杀之乎?夫富贵,则人争归之;贫贱,则人争去之。此物之必至,而理之固然也,愿君勿怨。请以市论,朝而盈焉,夕而虚焉,非朝爱之而夕憎之也,求在故往,亡故去。”孟尝君曰:“谨受命。”於是削所怨者名而已。

上一页:第七

下一页:卷八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