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四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4-11-15 00:11

目录

卷一百二 纪传部·纪三

混元皇帝圣纪


  太上老君者,混元皇帝也。乃生于无始,起于无因,为万道之先,元气之祖也。盖无光无象,无音无声,无宗无绪。幽 幽冥冥。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。弥纶无外,故称大道焉。夫道 者,自然之极尊也,于幽无之中而生空洞焉。空洞者,真一也。 真一者,不有不无也。从此一气化生,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 岁,乃化生上三气。三气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,三合 成德,共生无上也。自无上生,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,乃 化生中三气,三气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,三合成德, 共生玄老也。自玄老生,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,乃化生下 三气,三气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,三合成德,共生太 上也。

  自太上生后,复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,乃生一气。一气生后,复八十一万亿八十一万岁乃生前三气。三气各相去八十 一万亿八十一万岁,三合成德,共生老君焉。老君生后,八十 一万亿八十一万岁,化生一气。一气生后,八十一万亿八十一 万岁,化生后三气。三气又化生玄妙玉女。玉女生后,八十一 万亿八十一万岁,三气混沌,凝结变化,五色玄黄,大如弹丸, 入玄妙口中。玄妙因吞之,八十一年乃从左腋而生。生而白首, 故号为老子。

  老子者,老君也。此即道之身也,元气之祖宗,天地之根本也。夫大道玄妙,出于自然,生于无生,先于无先,挺于空 洞,陶育乾坤,号曰无上正真之道。神奇微远,不可得名。故 曰:吾生于无形之先,超乎太初之前,长乎太始之端,行乎太 素之元。浮游幽虚,出入杳冥。观混沌之未判,视清浊之未分, 盼仿佛之兴光,瞻响罔之眇然,窥惚恍之容象,睹鸿洞之无边, 步宇宙之旷野,历品物之族群。惟吾生之卓兮!独立而无伦, 消则为气,息则为人矣。

  老君者,乃元气道真,造化自然者也。强为之容,则老子也。以虚无为道,自然为性也。夫莫能使之然,莫能使之不然, 亦不知其所以然,不知其所以不然,故曰:自然而然者也。至 若以地为舆,操天为盖,驰鹜旷荡,翱翔八外,不足比其大也。 穷幽极微,至纤无际,析毫剖厘,刃铗锋锐,不足言其细也。 丝竹八音,《箫韶》九成,宫商调畅,律吕和平,不足言其声 也。玄黄焕烂,丹青熻煜:焜煌炜晔,丽靡华饰,不足言其色 也。激耀熠烁,神明恍惚,风流电游,霆振响逸,不足言其疾 也。结根九泉,沉峤八海,水凝数泽,渊亭岳峙,不足言其止 也。阴阳不测,变化无伦,飘遥太素,师虚友真,不足言其神 也。光烛玄昧,洞鉴无形,仰观太极,俯察幽冥,不足言其明 也。影离响绝,云销雾除,钻冰求火,探巢捕鱼,不足言其无 也。涤宇宙之尘秽,扫云汉于天衢,下坑宏而无底,上寥廓而 无隅,包六合而造域,跨八维以为区,不足言其虚也。然则道 固无形,夫何为名?故乃托虚寄无,假道以言之。言之不足以 尽意,故归之自然。自然者,理之极,乃道之常也,故众圣所 共尊。道尊德贵,夫莫之爵,而常自然,惟老氏乎!

  老君者,乃元生之至精,兆形之至灵也。昔于虚空之中,结气凝真,强为之容,体大无边,相好众备,自然之尊。上无 所攀,下无所蹑,悬身而处,不颓不落。著光明之衣,照虚空 之中,如含日月之光也。或在云华之上,身如金色,面放五明, 自然化出,神王、力士,青龙、白兽,麒麟、师子,列于前后。 或坐千叶莲花,光明如日,头建七曜冠,衣晨精服,披九色离 罗帔,项负圆光。或乘八景玉舆,驾五色神龙,建流霄皇天丹 节,阴九光鹤盖,神丁执麾,从九万飞仙,师子启涂,凤凰翼 轩。或乘玉衡之车,金刚之轮,骖驾九龙,三素飞云,宝盖洞 耀,流焕太无,烧香散华,浮空而来,伎乐骇虚,难可称焉。 或坐宝堂大殿,光明七宝之帐,朱华罗网,垂覆其上,仙真列 侍,神丁卫轩,幡幢旌节,骑乘满空。或金容玉姿,黄裳绣帔, 凭几振拂,为物祛尘。或玄冠素服,白马朱鬃,仙童夹侍,神 光洞玄。夫妙相不可具图。学上道之子,宜识真形。真形不测, 但存此足以感会也。

  夫学不知其本,如婴儿之失母。能知其母,又知其子。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。母者何也?无中之有也。是道也,至真也, 宗极也,一切所崇也。随感而应,应有著微。微则妙象恍惚, 乍存乍亡。屈者资之得伸,暗者向之获明,迷者归之果定。故 神明之君,应著之时,形像相好,动静有则,以正理邪,周遍 无滞,救度无穷,故称为圣。或君或臣,或师或友,依缘相逢。 逢此应者,皆由精心感道,道气通感,是故随机适品矣!

  夫大道处于无形,无形非凡所见。应感以形,妙相随时而出。或玉姿金体,爰及肉身。或飞或步,或尊或卑,或山或岱, 或夷或夏,不可测量。随感一妙,应己则藏。或来无所从,去 无所至。洞有洞无,周遍一切。悟者即心得道,迷者触向乖真。 能崇识老君,尊而敬之,则得正真道矣!

  论曰:夫道不可见,见而非也;道不可闻,闻而非也。盖示理教俱空寂,而不动也。而道亦能使未见者见,未闻者闻。 此明境智相发,感而遂通也。然通寂虽殊,其至一焉。故曰:

  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”以此论之,盖由人心者也。夫心之念道,凡有二种:一念法身,七十二相,八十一好,具足微妙, 三界特尊。二念真身,犹如虚空,圆满清净,不生不灭。若于 此相,未能明审,须凭图像,系录其心,当铸紫金,写此真形。 泥水铜采,称力所为。殿堂帐座,幡华灯烛,随心供养,如事 真身。想念丹成,功德齐等。若能洞观非身之身,图像真形, 理亦无二。是以敬像,随心获福,报之轻重,惟在其心,念念 增进,自然成道。所谓人能念道,道亦念人,即此之谓也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