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一 情中爱
认取姑苏沈五娘
《槐西杂志》:侍妾沈氏,我为她取字为明玕。明玕的祖籍是长洲人,到她父亲时,迁徙到河间,并在河间成家立业。明玕姐妹俩,她排行老二。明玕聪颖敏慧,有大家闺秀风韵,绝不像小人家的闺女。她曾对姐姐说:“我不能作农家妇,而嫁给高门华族他们又不能以我为正室,我也就是作妾的命了。“她母亲听到后,竟满足了她的要求。
明玕生性聪慧有心计,平生未尝得罪过一个人。她刚嫁给我时,我让她去拜见我的正妻马夫人,马夫人说:“我听说你愿意为人家作妾,其实妾是很不容易做的。”明玕提着衣襟回答说:“如果不愿意作妾,则妾难做;如果愿意做妾,妾就不难做了。”后来,马夫人一直把她当作娇女疼爱。她曾对我说:“女子当以四十岁以前死,这时死了,人们都会惋惜;如果活到白发苍苍,只能穿黑色衣裙,成了孤雏腐鼠,人不愿见,我不想这样。”这话竟然应验。她于辛亥年四月二十五日卒,年仅三十岁。
明玕刚入我家门时,仅识几个字,后来跟着我看图读书,久而久之,也能粗知文义,有时候还可以做几句诗。临死时,把像片交给女儿,并口吟一首诗,让我记下:
三十年来梦一场,遗容手付女收藏。
他时话我生平事,认取姑苏沈五娘。
随之瞑目而逝。
她病重时,我正在圆明园值班,住在海淀槐西老屋。一天晚上,我恍惚两次梦见她,本以为是思念所致,不久才知道那天晚上她昏死过去,一直到二更时分才苏醒。她苏醒后对母亲说:“我刚才做梦到了海淀寓所,突然有个声音大如雷霆,把我惊醒。”我后来一回忆,的确,那天晚上墙壁上的一个挂瓶,绳子断了摔碎在地上。自此才悟出,是她的魂魄到了海淀寓所。所以,我在她的遗像上题了一首诗说:
几分相似几分非,可是香魂月下归。
春梦无痕时一瞥,最关情处在依稀。
又曰:
到死春蚕尚有丝,离魂倩女不须疑。
一声惊破梨花梦,恰记铜瓶坠地时。
我的这两首诗,就是记这件事的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