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古今情海

作者:民国·曹绣君著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06:04

目录

卷十七 情中谐

嘲李端端


  《支溪友议》:唐朝诗人崔涯,是吴越一带的人。他狂放不羁,才思繁捷,与张祜齐名。他常在妓院题诗,诗成之后,便被人到处传颂。如果哪个妓女被他赞美,那么,门前便车马络绎不绝;如果受到他的贬低,则门可罗雀,衣食难以为继。因此,妓女们见了崔涯都小心谨慎地服侍他,讨他的欢心。

  他曾经嘲笑一位妓女说:

  虽得苏方木,犹贪玳瑁皮。

  怀胎十个月,生下昆仑儿。

  又云:

  布袍破袄火烧毡,纸补箜篌麻接弦。

  更着一只皮屐子,纥梯纥榻出门前。

  有位妙女名叫李端端,崔涯先是写了这样一首诗来嘲弄她:

  黄昏不语不知行,鼻似烟囱耳似铛。

  独把象牙梳插鬓,昆仑山上月初生。

  诗中把李端端写得没个人样,眼睛暗淡无光,鼻孔黑洞洞的像两个大烟囱,招风耳如同锅铛,当她把象牙梳子插在发髻上时,就跟黑糊糊的昆仑山上挂着一弯月牙似的。

  李端端见到这首诗后,忧心如病。一天,她从节度使留后(官名)的官署归来,远远望见崔涯和张祜走来,便恭候在路旁。等见了二人,便向他们拜了两拜。战战兢兢地哀求说:“端端只侍候三郎六郎,请您二位开恩。”崔涯见状,又动了恻隐之心,便重赠给她一首绝句:

  觅得黄骝鞍绣鞍,善和坊里取端端。

  扬州近日浑成错,一朵能行白牡丹。

  这首诗,先说去会端端的心情急切,然后否定了自己前头的说法,最后极力称赞李端端白如牡丹。

  崔涯的这首诗传出去之后,扬州城的富商巨贾争先恐后地往李端端家跑。于是有人嘲笑道:“李家娘子是才出墨池,便登雷岭。为什么没几天的工夫,竟黑白不均?”

  他还有两首杂嘲诗:

  其一云:

  二年不到宋家东,阿母深居僻巷中。

  含泪向人羞不语,琵琶弦断倚屏风。

  其二云:

  日暮追来画阁中,百年心事一宵同。

  寒鸡鼓翼纱窗外,已觉恩情逐晓风。

上一页:尼嫁士人

下一页:郭素学王轩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