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六 情中憾
吴氏女
郑禧《春梦录》:城的西面,有一位姓吴的姑娘,出生在书香门第。吴姑娘才貌双全,琴棋诗画没有不精通的。名人儒士都很欣赏她。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,临死前要她嫁给书香门第之家。吴姑娘依着自己的才貌自负不凡。
永嘉(今浙江温州市)有一个叫郑禧的人,字天趣,在吴家的邻居洪家作客。有一天,媒婆来到洪家:说吴家祧选女婿很长时间了,因为条件高,很难找到合适的人。听罢媒婆的话,洪家公子洪仲明开玩笑地说要替郑禧向吴姑娘求婚。郑禧急忙推辞说,他已有妻室。媒婆要求郑禧作些诗词,以便她带给吴姑娘看。郑禧就逢场作戏,随手写《木兰花慢》词一首(阕)。词中写道:
倚平生豪气,切星斗,渺云烟。记楚水湘山,吴云越月,频入诗篇。菱花剑,光零落,几番沉醉乐风前。闲种仙人瑶草,故家五色云边。芙蓉,金阙正需贤,诏下九重天。念满腹琅玕,盈襟书传,人正韶年。蟾宫近传芳信,姮娥娇艳待诗仙。领取天香第一,纵横礼乐三千。
第二天,媒波又来到洪家,说吴家的人读了这首词都说写得好。但是吴母嫌郑禧已有老婆,不愿她的女儿再嫁郑禧。可是吴姑娘却乐意与郑禧交往。说完,媒婆便拿出吴姑娘给郑禧的和词。词中道:
爱风流儒雅,看笔下,扫云烟。正困倚书窗,慵拈针线,懒咏诗篇。红叶未知谁系,漫踌躇无语小阑前。燕子知人有意,双双飞向花边。殷勤,一笑问英贤,夫乃妇之天。恐薛媛图形,楚材兴念,唤醒当年。叠叠满枝梅子,料今生无分共披仙。赢得鲛绡帕上,啼痕万万千千。
又过了几天,吴姑娘暗地里让吴家佣婆来探望郑禧。佣婆向郑禧转达了吴姑娘的意思,说即使给郑禧作二房也心甘情愿。并且吴姑娘还嘱咐郑禧,要他托一个与她母亲关系很好的人去劝说她的母亲,以便促成他们早日完婚。郑禧便托了一个叫吴槐坡的人前去劝导吴母,然而吴母最终还是不同意这门婚事。
有一个姓周的人因此很嫉妒郑禧,便带着许多钱财去讨好吴姑娘的母亲。吴母有些心动。郑禧听到这件事后十分着急,又写了一首《木兰花慢》词,托人送给吴姑娘。词中说:
望垂杨袅翠,帘试卷,小红楼。想琼佩敲霜,鸾妆沁粉,越样风流。吟怀自怜豪健,洒云笺,醉里度春愁。有唱还应有和,纤纤玉映银钩。犀心一点暗相投,好事莫悠悠。便有约寻芳,蜂媒才到,蝶使重游。梅花故园憔悴,揖东风让与古梢头。况是梅花无语,杏花好相留。
吴姑娘收到郑禧的词,也再和其词回寄。词中说:
看红笺写恨,人醉倚,久阳楼。故里梅花,才传春信,先认儒流。此生料应缘浅,绮窗下雨怨云愁。如今杏花娇艳,珠帘懒上银钩。丝萝乔树欲依投,此景两悠悠。恐莺老花残,翠嫣红减,辜负春游。蜂媒问人情思,总无言应只低头。梦断东风路远,柔情犹为迟留。
郑禧反复吟读吴姑娘回寄给他的两首词,深深感到其词文思隽永,才情并茂,于是越发思念姑娘。随后又写诗一首赠给吴姑娘。诗中说:
银笺写恨奈情何,料得情深敛翠蛾。
须信梅花贪结子,东风着意杏花多。
翠袖笼香倚画楼,柔情犹为我迟留。
何时共个鸳鸯字,吟到春风泪欲流。
吴姑娘也和其诗回寄说:
慈亲未识意如何?不肯令君画翠蛾。
自是杏花开较晚,梅花占得旧情多。
残红片片入妆楼,独倚危阑觉久留。
可惜才高招不得,红丝双系别风流。
他们之间来往书信,互赠诗词还很多,不可能把它们全都写出来。到了吴母收纳姓周的人送来的彩礼时,吴姑娘号啕大哭,对她的母亲说:“父亲临终前,要我嫁给一个有学问的人。姓周的人不学无术,他只不过会弹琵琶罢了。我坚决不嫁他!”说罢,假装疯癫,拽下头上的花冠髻发摔在地上。吴母看到其女儿如此这般佯狂,愤怒之下殴打女儿,其女由于愤怒而成疾,而且病一天天重下去。这时候,吴母才感到非常后悔,害怕违背女儿的心意,会出现不好的结局,随即把彩礼送给媒婆让她还给姓周的人。但吴姑娘已无法好转,并留下遗书给郑禧说:“我的病完全是为了您。如果病不好而死去,就是怀恨长眠于地下,也不敢忘记您对我的感情。”在信的末尾,姑娘又写了一首诗道:
青衣扶起髻云偏,病里情怀最可怜。
已自恹恹无气力,强来纤手写云笺。
吴娘姑归终前,哭着对身边的婢女梅蕊姑娘说:“我生是为郑禧生,死也为郑禧死。待我死后,要把郑郎的诗词书稿秘密地藏在我的棺材中,以便成全我的遗愿。”
吴姑娘死后,郑禧写祭文悼念她。随后又作悼亡诗追念故人情怀,诗中道: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