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古今情海

作者:民国·曹绣君著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06:02

目录

卷八 情中灵

绿衣人


  吾衍《绿衣人传》:甘肃天水的赵源,自幼父母双亡,也没有妻室儿女。元朝延裕年间,他到浙江钱塘求学,住在西湖北面葛岭之上。他的住地附近,是南宋丞相贾似道的旧居。赵源独居无聊,所以每到晚上便倚着门框看夜景,或到门口散步。一天晚上,赵源又到门外闲逛,忽然看见一位身穿绿衣,头结双鬟的女子从东款款而来,年纪不大,。约有十五六岁。虽然没有盛装浓饰,但姿色过人。赵源盯着她看了好久。第二天晚上,又见到这位女子。一连几天,每到傍晚,女子就姗姗而来。这天傍晚,那女子又来了。赵源问她:“小娘子家居何处,为什么每晚都来这里?”女子含笑作拜答道:“我家与你是邻居,只不过你不认识我而已。”赵源试着挑逗她,没想到女子竟慨然应允。当天晚上就留下来与赵源一起过夜。两人鱼水相得,亲昵无间。第二天一早,女子就辞别而去,到了晚上,又翩翩而来。就这样来来去去,去去来来,过了一个多月,彼此感情更为深厚。赵源很想知道这位自己喜爱的小娘子姓甚名谁,家居何处。但女子不告诉他,说:“你只管有一位漂亮的妇人就行了,何必要问长追短!”赵源不死心,还是一个劲儿地追问。女子无奈,便说:“我常穿绿衣服,你就叫我‘绿衣人’吧!”却始终不肯透露姓名及居止所在。赵源以为她可能是富门豪族的婢妾,夜晚出来与人幽会,或许恐怕事情败露,所以才执意相瞒的。因而,对她也就信之不疑,更加宠爱。

  一天晚上,赵源饮酒过量,开玩笑地指着她的绿衣说:“这真如《诗经)所言,‘绿呀衣呀,绿上衣黄下裙’。”绿衣人听了这话,面露惭愧之色,好几天晚上都没来。等她再来时,赵源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天不来。绿衣人说:“本想与你白头偕老,不料你却把我当婢妾看待,让人心里觉得不大舒坦。所以多日不敢到你的身边。然而现在你已知道了我的心思,我就不再隐瞒,请允许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告诉你。其实,我与你是老相识了,今天,若不是至情相感,怎么能到现在这一步。“赵源忙问因由。绿衣人神色惨然地说:“你能不难为我吗?我其实不是世间的人,也不是要施祸于你的,是命中注定应当如此,因我与你过去的姻缘未尽。”赵源很吃惊地说:“请你详详细细地告诉我,我非常想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。”绿衣人说:“我本是宋朝丞相贾似道的侍女,家居临安,出身良家。因自幼善下围棋,十五岁时便以棋童的身分进贾府侍候贾似道下棋。每当贾似道退朝归来,安闲自在地坐在半闲堂,必定叫我去陪他下棋,我很受他的宠爱。那时,你是贾家的男仆,专管煎茶。我因为主人献茶,有机会到了后堂。你那时年轻貌美,我一看见你,便心生爱意,曾把丝绣钱包乘人不备时扔给你,你也用玳瑁做的胭脂盒回赠我。我们彼此虽然都有情有意,但内外防范甚严,不能满足心愿。后来,我们的行为被其他仆人察觉,他们便向贾似道进谗言,于是,我和你都被赐死于西湖断桥之下。如今,你已再世为人,而我仍在阴间作鬼,这难道不是命吗?”说完,呜呜咽咽哭个不止。赵源也为之感动,沉默了好久,才说:“果真如此,那我与你便是再生姻缘了。我们应当更加亲爱,以补偿前生之不足。”自此以后,绿衣人就留在赵源的馆舍,不再离去。

  赵源平素不善下棋,绿衣人就认真教授他,所传全是妙法,没多久,那些平日以能下棋著称的人,都不是他的对手了。绿衣女闲来无事,便对他讲些贾似道的轶闻趣事。因这些事都是她亲眼目睹,所以讲得栩栩如生,真实翔尽。她曾讲过这样几件事:

  一天,贾丞相倚楼闲望,婢妾们都在旁边侍候。这时,恰好有两位头裹乌巾,身穿白衫的年轻人,乘小船由湖登岸。一婢妾看见那两位少年,情不自禁地夸赞道:“这两个年轻人可真漂亮啊!”贾丞相回过头来,看了看她问道:“你想嫁给他们吗?要是愿意,让他们交彩礼把你娶去。”婢妾笑了笑,没说话。过了不久,贾丞相让人捧来一个盒子,又把婢妾们叫到跟前,对她们说:“这是纳聘的彩礼,你们打开看看。”婢妾们认为是什么宝物,可打开一看,竟是那位婢妾血淋淋的脑袋。婢妾们知道这是杀鸡给猴看,吓得战战兢兢。

  贾丞相曾贩卖食盐,而且数额巨大,约装几百艘船的数量。一位太学生作诗说:

  昨夜江头涌碧波,满船都载相公鹾。

  虽然要做调羹用,未必调羹用须多。

  贾丞相听说这首诗后,就派人把那位太学生抓了起来,交给官衙审讯,判他为诽谤罪。

  贾似道还在浙江西部推行公田法,按官阶大小限定置田数量,肥沃的土地都被官府压价收购,百姓深受其苦。于是有人在路旁题诗道:

  襄阳累岁困孤城,豢养湖山不出征。

  不识咽喉形势地,公田枉自害苍生。

  贾似道见了这首诗,恼羞成怒,限令下属刻日捕捉题诗人。捉到后,将他斩首示众了。

  贾似道曾让家人供一百个和尚、道士吃斋饭。所施数目刚足,又来了一位身穿破衣的道土。主管施斋的人因其所施数目已够,不肯让他进门,但这道士执意不肯离去,不得已,施斋的人就在大门口给了他点东西吃。道士吃完,就把斋钵扣在桌子上,然后扬长而去。当施斋者去拿那只斋钵时,却怎么也掀不动。他又叫来几个人,也照样无济于事。没办法,他只好去禀报了贾丞相。贾丞相觉得奇怪,便亲自来看个究竟,要说也怪,他一伸手,那斋钵就掀开了,只见钵内有两句诗说:

  得好休时便好休,收花结子在绵州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